拓普热线:  0591-88016588

福建拓普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福 建 拓 普 司 法 鉴 定 所

拓普检测机构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首页 >> 新闻中心 >>网上公示 >> 福建永荣锦江股份有限公司年产7万吨智能化、绿色差别化锦纶纤维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详细内容

福建永荣锦江股份有限公司年产7万吨智能化、绿色差别化锦纶纤维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建设单位

福建永荣锦江股份有限公司

项目地理位置

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空港工业区

建设单位联系人

池彬彬

项目名称

年产7万吨智能化、绿色差别化锦纶纤维项目

项目简介

(1)项目名称:福建永荣锦江股份有限公司年产 7 万吨智能化、绿色差别化锦纶纤维项目

(2)项目性质:扩建

(3)建设单位:福建永荣锦江股份有限公司

(4)项目总投资: 67666.47 万元

(5)项目建设地点: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空港工业区

(6)建设主要内容及规模:建设112#生产车间(年产7万吨FDYPOY锦纶纤维)、111#立体仓库及其配套的供气、制冷等辅助设施

现场调查人员

秦小艳、廖美玲

现场调查时间

2021128

建设单位陪同人

池彬彬

现场采样检测人员

李登辉、林康平、林晃

现场采样检测时间

20211227~1229

建设单位陪同人

池彬彬

建设单位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检测结果

职业病危害因素:

生产性粉尘:其他粉尘(聚己内酰胺粉尘)

物理因素:噪声、高温

检测结果:

根据本次检测结果可知,建设项目工作场所12#车间卷绕车间卷绕工、生管值班员接触的噪声强度不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 2.2-2007)中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12#车间熔融车间仪表控制室的噪声检测结果不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中的相关设计要求。其他岗位接触的噪声、其他粉尘(聚己内酰胺粉尘)浓度或强度符合相关职业卫生接触限值标准。

评价结论与建议

评价结论:

本项目在建设及试运行阶段能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等规定,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本项目针对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采取了工程防护设施、管理措施及个体防护等综合措施,并保证各种职业病防护设施的正常运行,有效地降低了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工作场所大部分岗位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能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 2.1-2019)、《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 2.2-2007)的有关要求,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总体能够得到较好的控制。因此,本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控制措施总体可行、有效,职业病防护设施及应急救援设施基本符合相关法律、法规、标准的要求,职业卫生管理措施基本满足相关法律、法规、标准的规定。建设项目在正常运营过程中,在采取了本控制效果评价报告所提措施和建议的情况下,能符合国家和地方对职业病防治方面法律、法规、标准的要求

建议主要内容

1工程防护的改进建议

做好日常维护保养,对功率衰减达不到设计要求的防护设施要进行更新;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杜绝在防护设施未开启或不正常情况下进行生产作业。

2、个体防护用品的改进建议

(1)宜在日常培训过程中,加强对防护用品知识的教育,并督促相应岗位员工做好个人防护用品的佩戴;

(2)应保持从正规渠道采购个体防护用品,向供货商索取防护用品的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和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并确保配置的防护用品类别与参数与现场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类别和浓度/强度匹配;

针对本次检测结果,噪声强度超过职业接触限值及噪声声级介于80-85dBA)的作业场所,建议建设单位在后续工作中严格要求作业人员作业过程正确佩戴个体防护装备。

3职业健康监护的改进建议

1)建设单位应按照《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 188-2014)的要求完善员工的职业健康检查项目,补充纺丝工有机粉尘的体检项目,对于未进行高温项目体检的纺丝工进行补检;

2)建设单位应按照相关规定及职业健康检查报告的建议要求,及时安排需复查人员进行复检和处置,以便明确判断,防止职业禁忌证者从事禁忌工作,进一步防止职业病的产生。若出现职业禁忌证患者,应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及公司制度规定,调离禁忌岗位

(3)建设单位应完善职业健康检查制度,每年年初制定本年度的职业健康工作计划,纳入生产管理中去,落实到具体人员和岗位

(4)建设单位应按照《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及《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相关要求,做好员工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应急职业健康检查,所有接害的员工都应做好职业健康检查工作,并做好个人职业健康档案归档。

4应急救援的改进建议

1)建议建设单位根据制定的应急救援设施维护、保养相关制度对应急救援设施进行经常性的维护、检修和保养,定期检测其性能和效果,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不得擅自拆除或者停止使用

2)建议建设单位对附近有医疗救援能力的二甲级别以上医疗机构进行了解或签署应急救援协议

5、职业卫生培训改进建议

建设单位要根据行业和岗位特点,制定培训计划,确定培训内容和培训学时,确保培训取得实效。没有能力组织职业卫生培训的用人单位,可以委托培训机构开展职业卫生培训。

建设单位主要负责人主要培训内容:国家职业病防治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职业病危害防治基础知识,结合行业特点的职业卫生管理要求和措施等。初次培训不得少于16学时,继续教育不得少于8学时。

职业卫生管理人员主要培训内容:国家职业病防治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标准,职业病危害防治知识,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防控措施,职业病防护设施的维护与管理,职业卫生管理要求和措施等。初次培训不得少于16学时,继续教育不得少于8学时。

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主要培训内容:国家职业病防治法规基本知识,本单位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岗位操作规程,所从事岗位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和防范措施,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劳动者的职业卫生保护权利与义务等。初次培训时间不得少于8学时,继续教育不得少于4课时。

6下阶段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提示

1)建议建设项目应在高温季节委托有资质的检测单位对工作场所热源场所进行高温检测;

2)建设单位在建设项目正式投产后,应当根据《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管理规定》的要求,定期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工作场所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每三年进行一次职业卫生现状评价,并将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公布在公告栏、职业病危害作业岗位等处;

3)根据《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建议建设单位将本项目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和职业病防护设施验收过程形成书面报告上报,并进行信息公示

技术审查专家组评审意见

1、对《控制效果评价报告》的修改建议:

1完善生产工艺过程的分析;

2细化职业健康监护分析。

2对建设项目现场的整改建议:

1完善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的设置;

2)完善职业健康监护工作;

3)完善职业卫生档案内容。


技术支持: 字节联动 | 管理登录
seo seo